首页 关于我们 荣誉证书 新闻动态电视采访 产品展示 分店展示 工艺流程 招商加盟 在线订购 客户留言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张学军:擎起礼泉烙面旗 拓出广阔创业路

 人物小传:

  张学军,男,52岁,礼泉县建陵镇磨张村人。本是一位朴实农民,由于生活所迫,卖过织布的线,开过米线店,路都没走通。既是无奈,又是无意,8年前,他打起了礼泉特产———烙面的主意。一发不可收,如今不但自己富了,而且还成了礼泉烙面行当的领军者。

  本报记者 王鹏飞 通讯员 张思鸿

  在礼泉县城南大街有一家面馆,全国许多去过礼泉的果商、旅行者、文人墨客、党政要员,提起这里直流口水,礼泉籍在外人士更不用说,一到故地,腿不由自主地朝这里迈。这就是 “磨张烙面馆”,一碗碗油汪汪、香喷喷的正宗礼泉口味烙面使许多人魂牵梦绕,也使店老板张学军在中年之后终于找到了事业的起点。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张学军原本是礼泉县建陵镇磨张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以务果为业,生育一儿一女。8年前,当苹果价格大跌,作务果园难以养家之际,他和妻子儿女离开家乡,来县城创业。先是开了两间临街门面,专卖土织布线,经营了一年多,很不景气。随后,他又和一同乡合伙开了家米线作坊,半年下来,不但一分钱没挣,反倒赔了五千多元的本钱。那时,张学军几乎痛不欲生,咋办?房费要开,儿女上学要交学费和借读费,钱在哪里?他愁得不得了。

  正在走投无路之际,张学军发现同村村民加工烙面来县城卖得火爆,于是,他开始琢磨起能否挖掘改进传统烙面加工工艺,研究汤料烹调技术。他有了一个初步想法,把原来卖线的门面腾出一间,专卖“浇汤烙面”。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妻子和亲朋后,遭到了大家的坚决反对。到底敢不敢硬干,张学军犹豫不决,无奈,他来到在县委工作的一个小兄弟处征求意见。没想到见多识广的小兄弟大力支持,开导他说:“咱们的改革总设计师都说过,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要像小脚女人走路!”听了小兄弟的话,他下定了决心,没几天,便在“线店”一边开起了“面店”。没想到,生意出奇红火,一年之后,烙面店兼并了织线店。

  小面馆,大产业,浓缩礼泉烙面产业的发展历程;小面馆,大舞台,书写农民离家创业的壮美人生。

  8年间,凭着“磨张烙面”这块金字招牌,张学军已在县城购买了两处门面房,儿子考上了云南大学,女儿在西兰大街开了家“磨张烙面”分店,生意同样红红火火。

  生意大了,心也就大了,张学军想到了模模糊糊的“名号产权”概念。在礼泉工商局及城关工商所的鼎力支持下,“磨张烙面”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分局注册成功。县文化局把“磨张烙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送国家、省、市文化部门待批。县非公局把该店作为礼泉烙面产业化龙头企业报送省市非公局,作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加以开发。

  多方面推动、张学军带动,礼泉烙面店遍地开花,现已发展到20多家,全县在烙面产业链上已先后安排800多人就业,带动500多家农户从事烙面加工,户均年增收10000余元,在礼泉,以“磨张烙面”为龙头的烙面产业已逐渐成为该县餐饮业的一支新军。(B)④

  普通劳动者

  劳动者感言: 

  愿更多的农民兄弟和我一起,用辛勤、智慧和汗水书写壮美的创业人生。

发表时间:〖2011/1/5〗    浏览次数:〖6803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 礼泉磨张烙面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南大街72号
邮政编码:712000   加盟热线:18182501583  公司传真:029-35614583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